监控平台你不得不知道的三个标准化
发布时间:2018-05-22
来源:宇视通科技 浏览次数:738
如果你从事监控平台有一段时间之后,你会深切的感受到监控平台一直以来形成的一个行业通病令大家很头疼?比如:行业标准的缺失,行业协调发展的制约,产品的不成熟等等。因此行业的通用标准化形成与否已经大大的影响到监控平台的发展与制约,标准化的统一更是监控平台日益迫切的强烈呼声。
第一、标准化的对接
前端设备商的标准协议和接口都不一致:这就造成大部分软件没法兼容使用,使得每次的设备采购都需要重新开发和生产商相匹配的软件,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和增加了生产成本。GB/T28181标准的适时强制推行,使得通讯领域的SIP信令技术发展成为安防监控平台主要通用协议,它可以保障通讯网络中的互联互通。
GB/T28181标准采用标准开放的视频编码标准,去掉视频流中厂商的私有内容。从市场动向和技术概念来看,基于国家标准GB/T28181的联网实现方案是企业重点关注的标准之一,它确定了联网框架和交互流程。
第二、标准化的扩展
监控系统大多采用分期建设,系统中的监控摄像头数量和存储容量都在逐年增加,用户的新需求也在不断提出。新功能的增加也势必对原先部署的系统带来改动变更。如何高效可靠地对系统架构调整配置,如何提出经济合理的扩展方案,市场上一些公司模块化的平台结构已经能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通过视频中间件技术,为各个功能单元设计标准化接口,能实现弹性可伸缩部署,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厂、能源矿产、校园、道路、高危等。
第三、标准化的集成
对道路监控、机场港口、金融机构、大型楼宇等重点安保部门来说,需要考虑将视频监控、门禁控制各防盗报警系统统一管理,实现整个系统的综合联动。
构建综合集成平台通常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平台软件直接在设备接入层集成各个子系统,这需要针对其他安防设备专门开发,业务功能在集成平台实现。
第二种是各子系统内部的业务功能由其专用软件实现,跨系统的业务逻辑才由上层平台软件实现,每个独立的子系统可以发挥各自擅长的优势,同时集成后的平台也具备良好的协同性。不论哪种方式,都对设备与平台、软件与平台之间的集成对接提出了标准化的要求。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86-5415-1131。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57274323@qq.com。